舆情危机公关回应的“六商”原则
目前,我国政府部门政务公开与舆情回应工作已形成发布、解读与回应相衔接配套的工作格局,但与老百姓的期待相比,还存在着突发事件舆情回应迟缓,危机措辞选择不当,回应层级偏低,不掌握事件核心信息,发布缺乏“信息含量”,回应立场与表态有偏差,推卸应有责任或者向公众过度承诺等问题。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,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,正义是最强的力量”“得民心者得天下,失民心者失天下”。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有效回应社会关切,在危机事件中凝聚社会共识,成为各级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面临的棘手问题。
面对舆论环境的新变化与新挑战,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情民意工作,积极推动建立健全社会关切回应机制。2016年2月,中办、国办联合印发的《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》明确要求,“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政务舆情、媒体关切、突发事件等热点问题,要按程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,讲清事实真相、政策措施以及处置结果等,认真回应关切”。具体做法可概括为以下的“六商”原则。
情商原则